网上有关“飞行时缺乏重力会不会导致宇航员不能精确完成工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飞行时缺乏重力会不会导致宇航员不能精确完成工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正常的地面工作期间。人在恒定的1g重力的条件下,能完成所有的活动。航天时,这种力被取消,所有动作,无论是睡眠、进食,或者只是简单的来回走动走动,都必需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以前,人们担心缺乏重力可能会引起运动能力困难,特别是难于进行那些需要技巧性的和精确活动的动作。
早期酌一些载人飞行排除了有关宇航员在失重期间进行常规感觉运动活动能力的任何担心。即使在狭小的水星飞船中运动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但是当进行飞船的内部处置时不会遇到困难。随着在双子星座和阿波罗计划中的作业要求和运动场所的增加,确实证明了人在航天环境下进行工作的能力,在精确性方面没有明显影响。
东风着陆场准备就绪,接航天员回家,航天员的身体会经历哪些变化?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太空的高真空、超低温和强辐射环境,对人的血液、肌肉等的影响非常大。航天员进入太空时,由于体外的大气压力突然消失,体内的空气会迅速膨胀,溶解在血液中的氮气也会分离出来,形成气泡,阻塞血管。同时,由于在太空中缺乏重力向下吸引,全身的体液开始向上半身和头部转移。这时航天员会出现颈部静脉鼓胀,鼻腔和鼻窦充血。而体液的转移会使人出现血浆容积减少,血液浓缩,导致贫血。
太空中的射线,还有带电或不带电的高能粒子如果超过人体耐受空间辐射剂量的上限,会影响人的消化系统,损伤视网膜神经和脑神经,引起呕吐甚至是死亡。若辐射量小,但照射时间长,累计起来的辐射量也将导致人的寿命缩短。
微重力环境对于人体肌肉、骨骼也会产生影响。在地面上,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直立姿势和活动身体。在微重力状态下,肌肉对抗重力以保持身体直立的功能消失,由于没有这项功能,这部分肌肉就会逐渐萎缩。同时,骨骼也会发生变化,大量脱钙。这种情况一方面容易引起骨折,另一方面会使体液中钙的含量增高,继而引发肾结石。
微重力环境还会使航天员产生头晕、目眩、恶心、困倦等症状,这种症状被称航天运动病。
航天员在进入太空时和在太空飞行期间,由于载人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和高度,会出现长期失重、昼夜迅速交变,尤其是在起降过程中巨大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高强度的噪声、剧烈的振动和猛烈的冲击等,会使人体内部的液体和组织发生位移,引起胸痛、呼吸困难、肌肉紧张、充血、甚至会导致死亡。
为什么在太空宇航员飞得越远越健康呢
1、会变得虚弱,骨骼肌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系统。数百种肌肉都用于维持姿态(坐姿、站立),以及进行一系列的运动,平时在地面上,所有这些运动都要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骨骼肌有能力适应不同的目的和负荷,这被称为可塑性。但是在太空飞行过程中,由于缺乏运动和失重的作用,会导致宇航员骨骼肌质量(萎缩)和强度下降。
2、心脏也会变弱,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的许多部分都受重力的影响。举例来说,在地球上,我们的腿上的静脉是克服重力作用来将血液运送到心脏。如果没有重力,心脏和血管的会发生变化,飞行的时间越长,变化越严重。
3、骨骼不再坚硬,在地球上,重力环境和身体支撑结构对维持骨骼的强健非常必要。在太空中却没有重力的作用。骨骼要马上进行身体结构的调整,有两类细胞会参与这个过程: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和破骨细胞(骨组织成分的一种,行使骨吸收的功能)。在太空飞行过程中,这两个过程的平衡被打破,导致骨密度降低。研究表明,经过16到28周的航天飞行之后,骨质流失3.5%,其中97%是称重骨,如骨盆和腿。
航天员在太空飞一圈,身体变强了还是变弱了?
初一记录
2022-01-17 20:50
关注
宇航员在太空中飞一圈之后,会有肌肉萎缩、心脏萎缩,骨质疏松、颅压增高、视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等问题,身体虚弱到了极点!
简单了解一下宇航员
宇航员,以太空飞行为职业的人,又被称为航天员,他们既要体验太空生活,又要在太空中完成各种科学实验,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先驱者。
航天飞行是一种特殊职业,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技能复杂,工作内容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宇航员必须要经过重重考验之后才能上岗,各个国家在挑选宇航员的时候,也都进行了最严格的挑选。
想要成为宇航员,首要条件就是有1000个小时以上的飞行经验,其次,要有极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最后还要通过航天城特有设施的“技术考验”。
总而言之,世界上任何一名宇航员,都具备健康的身体,可是,他们在太空中飞一圈之后,身体怎么会变弱了呢?
宇航员经历过太空飞行之后的身体变化
一:身体会长高
2017年12月17日,金井宣茂乘坐的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基地进行首次太空之行,目的地是国际空间站。
2017年12月19日,金井宣茂顺利抵达国际空间站,之后便开始了太空工作和生活,一直在太空中逗留了5个多月,到2018年6月3日才返回地球,在工作当中,金井宣茂表现良好,但却出现了一个乌龙事件。
2018年1月9日,金井宣茂还在空间站上,当天,他在自己的推特上发文,称自己到太空仅仅3周,就长高了9厘米。
发推特的时候,金井宣茂连用了3个竟然,以此显示自己的惊喜,惊喜至于,他还有一些担心,担心长高了之后,原本的太空座椅坐不下他,无法安全回归地球。
此消息一出,立刻就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对3周长高9厘米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感觉到不可思议,就在科学家准备研究奥秘的时候,金井宣茂又发声了。
2018年1月10日,金井宣茂再次发文,说自己测量有误,并没有长高9厘米,只长高了2厘米,当前的身高是182厘米,并为自己的莽撞进行道歉。
其实,宇航员在太空中能长高2-5厘米都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人在地球上受到的压力很大,骨骼跟脊柱都没能得到伸展,可是在太空当中,受微重力的影响,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身上的压力全部释放,脊柱得到伸展,骨骼之间的空隙变大,人也会随之增高。
很可惜,这种增高并不是永久性的,宇航员回到地球之后,重力重新压在身上,骨骼跟脊柱又会回到原本的状态,身高也会降回原来的状态。
二:肌肉萎缩
美国麻省理工的研究团队,对17位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过的宇航员体检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平均在空间站中逗留半年的宇航员,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特别是背部肌肉萎缩较为严重。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宇航员在肌肉萎缩的同时,身体的脂肪却在不断增加,回到地球一年之后,肌肉萎缩才得到恢复。
不同部位的肌肉,萎缩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在4.6%-8.8%之间,仅从数据来看,好像肌肉萎缩并不是十分严重,可我们要知道,宇航员仅仅在太空中待了半年时间而已,肌肉就减少了二十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10年,是不是全身肌肉一点都不剩了呢?
航天员肌肉萎缩,这是航天事业的一大难题。
在地球上,受到引力的影响,航天员就算是普通走路,身上的肌肉也处于锻炼状态,可太空一直处于失重环境,宇航员在太空中,自身是没有重量的,一直悬浮在空中,全身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始终得不到一点运用,所以会快速萎缩。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在空间站里面增加了很多健身器材,比如太空拉力器、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等,宇航员在工作之余,需要通过运动健身的方式连锻炼肌肉,避免肌肉萎缩,可太空毕竟不是地球,即便是训练,也只能减缓肌肉萎缩的速度而已,并不能完全避免。
三:心脏萎缩
2015年3月27日至2016年3月1日,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太空中生活了340天,回到地球之后,UT西南大学的科学家们对斯科特·凯利的身体进行了一番细致的研究。
研究发现,斯科特·凯利在太空中生活的340中,平均每一个星期,他的心脏左心室都会损失0.74克,换言之,他的心脏出现了萎缩,好消息是斯科特·凯利的身体强壮,即便心脏出现了一点萎缩,可身体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心脏的功能也依旧良好。
之后,科学家们又对13名在国际空间站上度过6个月的宇航员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检查,发现不同人对太空的适应能力不一样,有些人的心脏出现了明显的萎缩,还有一些宇航员的心脏萎缩不明显。
其实,心脏本身也是一块肌肉,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它也会处于放松状态,出现萎缩状态实属正常,可是,如果宇航员长期生活在太空中,心脏的萎缩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大问题。
四:骨质疏松
肌肉萎缩能看出来,骨质疏松却很难发现。
在太空当中,宇航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站立走路都不费力气,看起来舒适,其实,这对身体健康来说并非一件好事。
在地球上,身体一直处于负重状态,走路运动都能产生骨效应,可一旦失去这种环境影响,宇航员的骨质就会快速流失,从而出现骨质疏松问题。
再来看一下我国的宇航员,聂海胜57岁、刘伯明55岁、汤洪波46岁,三个人年纪都不小了,本身就属于骨质流失的年纪,再加上太空环境的影响,骨质流失的速度更快,在太空生活几个月之后,骨质就如同老头一般,十分脆弱。
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都无法避免骨质疏松的问题,再加上肌肉萎缩,身上又穿着几十斤重的宇航服,所以返回地球之后,都会感觉浑身无力,腿发软,站不起来。
所以我们看到的宇航员,刚返回地球的时候,都坐在轮椅上,或者被人搀扶着,根本无法自主站立。
五:颅压增高,视力下降
在人体构造中,头部处于人体的最高处,氧气也好,血液也好,在头部的压力都是最小的,当人倒立过来之后,头部会感觉到明显不适,这就是压力过大造成的结果。
在太空零重力影响下,头部压力过大会使脑脊髓液增多,大脑间隙变小甚至受到挤压。
颅压增高之后不仅会影响宇航员的判断能力,同时还会发生连锁反应,出现视觉障碍颅内压综合征,眼球受到压迫,从圆球形变成了椭圆形,视力会跟着下降。
写在最后:
从表面来看,宇航员各个身强体重,但其实,他们在太空中飞一圈之后,身体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变得极为脆弱,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
宇航员不知道上天会有损身体健康吗?他们自然是知道的,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义无反顾,这就是航天人的精神,他们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更是为了全人类而勇敢奋斗!
每一位宇航员都是值得敬仰的英雄
关于“飞行时缺乏重力会不会导致宇航员不能精确完成工作?”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陈家大海]投稿,不代表世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iyua.com/cshi/202502-622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世源号的签约作者“陈家大海”!
希望本篇文章《飞行时缺乏重力会不会导致宇航员不能精确完成工作?》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世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飞行时缺乏重力会不会导致宇航员不能精确完成工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飞行时缺乏重力会不会导致宇航员不能精确完成工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