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史丹利复合肥和史丹利工具是什么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史丹利复合肥和史丹利工具是什么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没什么关系。
史丹利工具(STANLEY),是美国工具产品、五金产品、门类产品、自动出入技术等产品的工具品牌。
史丹利化肥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在山东省临沭县、吉林省吉林市、山东省平原县、广西自治区贵港市、湖北省当阳市、河南省遂平县、河南省宁陵县和江西省丰城市等地拥有8个生产基地,实现了在全国生产、营销和服务的总体布局。
扩展资料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是全国最大的高塔复合肥生产基地,专业从事复合肥生产及销售、粮食收储、农业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推广、农资贸易等在内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复合肥的生产与销售,拥有近20年复合肥行业的积淀,是国内第一批民营复合肥企业,近年来通过“品牌+渠道”的扩张,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复合肥领域的龙头企业。
百度百科—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史丹利工具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石寨铺乡资料
遂平县锐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9-25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遂平县产业集聚区(企业服务中心四楼)。
遂平县锐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1728MA45RGEH8D,企业法人王宏椿,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遂平县锐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与经营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推广;低温仓储(不含易燃易爆易污染危化品)及相关产品销售;物流服务(国家禁止经营的除外)。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遂平县锐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1975年8月有什么重要事件?
石寨铺乡位于遂平县东南部,守城(遂平县城)靠市(驻马店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物华天宝,民风淳厚。该乡辖16个村委,111个自然村,198个村民组,总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万亩,总人口4.2万(其中回族人口1600人),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明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乡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4%,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6%,被授予省科普示范乡、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市社会治安模范乡、红旗渠精神杯先进乡、民族宗教工作先进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先进乡,连年获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奖。 ●农业 (一)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红薯、烟叶、棉花等。年产优质小麦2600万公斤,玉米2500万公斤。 (二)生产条件:①土壤肥沃。属黑粘土,农作物高产稳产,一般小麦亩产350—400公斤,玉米亩产400—500公斤。②地下水资源丰富。农业水利条件好,达到了30亩地一眼井,旱涝保收田面积6.8万亩,并逐年增加。③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全乡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8000台,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④群众科技意识较强。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推广服务网络健全,全乡有各种专业技术协会20多个,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在90%以上,被授予省“科普示范乡”、市“科普先进乡”、“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大魏庄、张楼等村被市命名为“科普示范基地”。 (三)特色产品:①天碧西瓜:采用温棚育苗,天地膜覆盖栽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上市早(每年五月中下旬),品质好,使用“天碧”商标,2003年获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主产区在大魏庄、刁庄、大刘、南魏等几个村,并逐步向全乡辐射,年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②高产杂交油菜制种:以张楼、大张、黄庄庙、刁庄等村为主,与中油集团公司合作,实行订单生产,面积发展到1.5万亩。③粉条:以彭庄、大金、大陈等村为主,传统工艺加工,风味独特,品质上乘,耐煮不烂,口感筋道,供不应求。④反季节蔬菜:以大刘、张楼、石寨铺、大金等村为主,建有反季节蔬菜大棚100多座。大金庄主要生产青椒、蕃茄,张楼主要生产热萝卜,大刘庄主要生产黄瓜、芹菜、花菜,石寨铺主要生产白菜、蒜苗、香菜,大魏庄村主要生产苞菜、西葫芦等。 ●畜牧业 畜牧养殖业是该乡支柱产业之一。现有养殖专业村12个,专业户4600多个,牛羊年存栏1.5万头(只),生猪存栏4.9万头,年产禽蛋190万公斤,产值5600多万元。特种动物养殖方兴未艾,主要特色产品清真牛羊肉制品,风味独特,在豫南亨有极高声誉,年销售额500多万元。 ●林果业 林业生产发展迅速,林业树种以速生杨为主,杂木为辅,果树品种主要有梨、杏、桃、葡萄等。目前,全乡活木存量100万棵20万立方,林木覆盖率达到20%,年可采伐成材林木8万立方。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主要项目有建筑、建材、面粉加工、化工、机械、牛羊肉加工、“三粉”加工和林产品加工,年产值1.97亿元。恒阳面粉厂被市政府定为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招商引资 该乡从优化环境入手,完善优惠政策,践行服务承诺,以诚招商,亲商护商,取得了显著成效,止日前,共完成引资总额3000多万元,建成合资项目5个,其中恒阳面粉厂与河北大名面粉有限公司合作的恒阳面粉厂二期工程,投资880万元,建成了日消化原粮150吨的大型全电脑控制生产线,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农业产业化进程。 ●基础建设 ①交通:京珠高速公路、商桐公路、京广铁路南北贯穿,遂石公路、文石公路西连107国道,北接遂平县城,开通了直达遂平县城和驻马店市区四条公交线路,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②通讯:程控电话入村组率100%,建有四座无线通讯信号塔,全乡有固定电话用户6500户,移动电话1100户。③金融:信用社、邮政储蓄所,可及时办理各种金融业务。④集镇:东西街宽35米,长1500米,南北街宽40米,长2000米,临街经营性门面房500间,大型综合集贸封闭式市场一座,可容纳商户100家,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是发展商贸流通的理想场所。⑤电力:电力网四通八大,电力供应充足,年供电量300多万千瓦,基本能满足工业、农业和居民用电。⑥教育:全乡有小学16所,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6300人,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位居全县前列。⑦文化:乡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大院、组有活动室。全乡有业余文艺宣传队4支,并经常开展活动,有线电视建网入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比较丰富。 ●风土人情 传统节目、风俗 春节:腊月二十三(小年),家家户户打扫灶房,祭灶,吃火烧。腊月二十九贴门口对联;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整岁;正月初一,相互拜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串亲访友,初二看舅、初四走新亲,正月十五吃元宵,看花灯,唱大戏。 二月二:龙抬头,男人理发,吃捞面。 清明节:添坟祭祖,门前插柳枝。 端午节:吃棕子,擦雄黄酒,戴香囊,焚艾蒿。 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初一至十五走亲访友,吃月饼,赏月。 冬至:吃饺子。 腊八: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主要发生事件:驻马店水库垮坝溃决,超过24万人死难
简介:1975年8月4日-8月8日 河南省驻马店突发暴雨,水库垮坝溃决,超过24万人死难。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
8月,在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近60亿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横流。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最惨烈的水库垮坝惨剧。30年后,反观这次决堤事故,从中折射的问题更值得深思……
1975年7月31日,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8月7日,台风进入驻马店地区。
在台风尚未到达时,驻马店地区就已经普降暴雨。8月4日至8日,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8月5日至7日3天的最大降雨量为1605毫米,相当于驻马店地区年平均雨量的1.8倍。4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暴雨的降水强度,在暴雨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州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记录。
目击者称:暴雨到来的数日内,白天如同黑夜;暴雨如矢,雨后山间遍地死雀;从屋内端出脸盆,眨眼间水满。
这场特大暴雨,是水库设计者们未曾预料的。
板桥水库设计最大库容为4.92亿立方米,设计最大泄量为1720立方米每秒。而在这次洪水中承受的洪水总量为6.97亿立方米,洪峰流量1.3万立方米每秒。
8月5日晨,板桥水库水位开始上涨,到8日1时涨至最高水位117.94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3米时,大坝在主河槽段溃决,6亿立方米库水骤然倾下。据记载,溃决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1万立方米每秒,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溃坝洪水进入河道后,又以平均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在大坝至京广铁路直线距离45公里之间形成一股水头高达5—9米、水流宽为12—15公里的洪流。
石漫滩水库5日20时水位开始上涨,至8日0时30分涨至最高水位111.40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4米时,大坝漫决。入库洪水总量2.24亿立方米,在5个半小时内全部泄完,最大垮坝流量3万立方米每秒,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漫决。
沙河、洪河下游泥河洼、老王坡两座滞洪区,最大蓄洪量为8.86亿立方米,此时超蓄4.50亿立方米,蓄洪堤多处漫溢决口,失去控制作用。
驻马店地区的主要河流全部溃堤漫溢。全区东西300公里,南北150公里,60亿立方米洪水疯狂漫流,汪洋一片。因老王坡滞洪区干河河堤在8月8日漫决,约有10亿立方米洪水串入汾泉河流域。9日晚,洪水进入安徽阜阳地区境内,泉河多处溃堤,临泉县城被淹。
据了解,8月5日17时,水库上游猛降暴雨,板桥水库管理局院内积水已逾1米,库区内电话中断。管理局与水库上游龙王庙、桃花店等雨量站全部失去联系。
8月7日19时30分和8日零时20分,水库管理局用当地驻军的军用通讯设备两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请求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确保大坝安全,可是,均未能传到上级部门领导手中。8日1时40分,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报告水库已经决口。4时,水库当地驻军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步话机天线移上房顶,又将垮坝情况通知驻马店军分区转报地委。同时,水库驻军用信号弹向下游群众报告险情并紧急转移,但由于没有事先约定而未能如愿。
-突如其来的洪灾
●道文城公社死绝227户,9600人遇难……
遂平火车站50吨的车厢被冲走5公里,铁轨被扭成麻花形……
8日凌晨,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板桥水库的决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向下游冲去。首当其冲道文城公社受灾最为严重,死绝227户,9600人遇难。
板桥水库8日凌晨1时垮坝后,仅一小时,洪水就冲进45公里外的遂平县城,一些人或被途中的电线、铁丝缠绕勒死,或被冲入涵洞窒息而死,更多的人在洪水翻越京广线铁路高坡时,坠入旋涡淹死。
不到6个小时,板桥水库下倾洪水7.01亿立方米。遂平县8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片汪洋。洪水过处,大小村庄荡然无存。
在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60亿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横流。劫后余生的人回忆,板桥水库高24.5米的大坝溃决时,出库洪峰声如山崩地裂,形如倒海翻江。所到之处,建筑、树木一瞬间消失了踪影。干流水面上,人头攒动,拼命挣扎、呼救。遇难人的尸体和猪、羊、牛、马、鸡、鸭等动物尸体,顺水漂流。石磙碾盘被冲下沟河,链轨拖拉机、重型机械车床等随水翻滚。遂平火车站50吨的火车车厢被冲走5公里,铁轨被扭成麻花形……
洪水过后,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大地。河沟里、淤泥里,人畜尸体,横七竖八,惨不忍睹。板桥水库东4公里的大路陈村村民后来形容:“远看白茫茫,近看空荡荡,进村没有路,只剩一棵树。”
据统计,在这场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河南省有30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被淹,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
-“7503号”台风异动河南
●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引发水库溃决
气象资料显示,1975年8月4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穿越台湾岛后在 福建晋江登陆。此时,恰遇澳大利亚附近南半球空气向北半球爆发,西太平洋热带幅合线发生北跃,致使这个登陆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
8月5日,行径诡秘的“7503号”台风突然从北京中央气象台的雷达监视屏上消失——由于北半球西风带大形势的调整,“7503号”台风在北上途中不能转向东行,于是“在河南境内停滞少动”,灾祸由此引发。
“停滞少动”的具体区域是在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大弧形地带,这里有大量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山谷和两山夹峙的峡谷。南来气流在这里发生剧烈的垂直运动,并在其他天气尺度系统的参与下,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这也是造成水库溃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记者了解,当时中央气象台预报员只在该地区划了100毫米的降雨量,因为当时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不可能得出十分准确的结论。
-大修水坝,专家忠告无人理会
●“垮坝”二字在人们心目中根本就不存在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在其《千秋功罪话水坝》一书中介绍,1950年夏的淮河水灾促成了同年十月国家作出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这个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具体制定了“上游应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和“低洼地区举办临时蓄洪工程,整理洪汝河河道”的战略部署。“治淮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治淮大战”中,洪河上游修建了石漫滩水库,汝河上游修建了板桥水库。据介绍,当时水文资料很少,设计洪水及工程标准很低。工程运用中,板桥水库被发现输水洞洞身裂缝和土坝纵横向裂缝,于是,1955—1956年分别对板桥、石漫滩两水库进行了工程扩建。板桥水库洪水标准按照苏联水工建筑物百年一遇设计和千年一遇校核,决定大坝加高3米,坝顶高程为116.34米,防浪墙高程为117.64米;增辟辅助溢洪道,宽300米,底部高程为113.94米,连同原有的溢洪道、输水洞,最大泄洪能力为1742秒立方米,最大库容4.92亿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3.75亿立方米。石漫滩水库按50年一遇设计和500年一遇校核,确定大坝加高3.5米,坝顶高程达到109.7米,防浪墙顶高程111.2米。经过加固,最大库容为9440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为7040万立方米,最大泄量390秒立方米。
在板桥、石漫滩水库加固扩建后的三年间,中原地区的水库建设蜂拥而上,一发而不可收。仅1957年到1959年两年间,驻马店地区就修建水库100多座。
1958年,河南总结了漭河流域地区兴建山区水利的经验:“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当时的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陈惺当即反对:在平原地区以蓄为主,重蓄轻排,将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会造成涝灾,地下积水过多,易成渍灾,地下水位被人为地维持过高,则利于盐分聚积,易成碱灾。涝、渍、碱三灾并生结果不堪设想。
然而陈惺的忠告无人理会,“以蓄为主”的经验被大范围推广,很快便推及到安徽。在安徽境内,不仅丘陵地区涌现大批小水库,淮河流域的河道也被一道道“水坝”分割闸起,造成淮河流域在后来数十年间致命的“肠梗阻”。
陈惺是远东最大的平原水库——河南驻马店境内宿鸭湖水库的设计者。水库施工时正值大跃进,河南省水利厅原某领导认为原设计过于保守,擅自作了几处关键的改动。例如:他认为“闸门设计太大”,便将原设计的12孔排水闸门砍去7门,仅剩5门。同此遭遇的是淮河豫皖交界处的班台分洪闸:该闸闸孔原按800秒立方米排水量设计,共为9孔,但由于“以蓄为主”的思想指导,水文数据被人为减小,只建造了7孔;1959年水闸建成后,在1961又人为堵闭2孔。
在1961年开始的“纠偏”中,河南省对全省的水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对一部分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较差、存有隐患的水库,包括一些大型水库予以废弃。
但是指导思想的失误并没有真正被扭转,重蓄水灌溉、轻河道治理、重兴利轻除弊的倾向依然顽强存在。到1960年代末,驻马店地区新增水库100多座,与此相对照,洪汝河的排洪能力非但没有增强,反而一年年递减。
1975年8月特大洪水到来之前的淮河上游地区,事实上已隐伏着严重危机:河道宣泄不畅,堤防不固,许多“病库”隐患未除。更为严重的是,对于板桥、石漫滩等大型水库可能垮坝的潜在危险,人们并无警觉——准确地说,“垮坝”二字在人们心目中根本就不存在。
人们过于笃信“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等既定的洪水标准,自信石漫滩水库可驭控50年一遇的洪水,在500年一遇的洪水中也能自保;板桥水库可以驭控100年一遇的洪水,在1000年一遇的洪水中也可无恙。谁也没有见过“千年一遇”的洪水,所有数据都是根据人们掌握的有限的史料推算而来。1975年8月,真正的大洪水来了。从天而降的大雨使人们瞠目结舌:它的雨量,竟相当于人们所说“千年一遇”设计标准的两倍!
-重蓄轻排必然会对水域环境造成破坏
●水利建设指导思想陷入某种误区
垮坝引起的冲击性灾害给洪汝河流域迅雷不及掩耳的毁灭性一击,河道宣泄不畅、洪水居高不下所造成的浸泡性灾害,更加重了这场灾难的损失——水利建设指导思想上陷入的
某种误区,无疑成为这场灾难的另一个源头。
当时,由于宿鸭湖水库尚未脱险,水利专家陈惺提出,用爆破手段炸开阻水部位,加速行洪。建议获得国家相关领导的批准后,8月14日,爆破正式开始,全部工作完成共用了整整两天时间。爆破之后,河南境内的大量洪水向下游倾泄,致使淮河中、下游形势紧张。淮河多年受重蓄轻排指导思想之害,行洪道上早已围堰丛生,泄洪能力下降30—40%,沿途淮河河道平堤流水,险象环生。水利专家指出,多年来,重兴利轻除弊,重水库建设轻河道治理,让人们从对“水库”无休止的索取中尝到了“水火无情”的真正味道。
板桥、石漫滩垮坝14年后,曾担任水利部副部长的李锐在三峡工程论证中意味深长地指出,决不能片面强调水库的功效而忽略河道的治理,他说:“对河流防洪而言,堤防的作用是绝对的,是古今中外一切大江大河最有效的措施,是一件长年累月埋头苦干的工作,但显不出组织者的雄才大略、雄伟气魄,更不能扬名天下、流芳百世。但我相信,只要地球存在,河流存在,堤防的作用就是永恒的……”
专家们说,陈惺在20年前就指出过,无论使用了什么计算方法,如何完善已建水库的管理,也无论讯情出现时指挥多么通畅,重蓄轻排都必然会对水域环境造成破坏。但为什么陈惺的意见不但无人理会,而待其本人遭政治整肃后,直到大祸临头才起用?看来,决策与用人失误的制度原因值得深思。
-暴雨对全国水利工作提出警告
●当时的水电部部长钱正英说“责任在水电部”
1975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水电部在郑州召开全国防汛和水库安全会议,钱正英部长说:“……责任在水电部,首先我应负主要责任。由于过去没有发生过大型水库垮坝,产生麻痹思想,认为大型水库问题不大,对大型水库的安全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二是水库安全标准和洪水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对水库安全标准和洪水计算方法,主要套用苏联的规程,虽然作过一些改进,但没有突破框框,没有研究世界各国的经验,更没有及时地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做出符合我国情况的规定。三是对水库管理工作抓得不紧。在防汛中的指挥调度、通讯联络、备用电源、警报系统和必要的物资准备,也缺乏明确的规定。板桥、石漫滩水库,在防汛最紧张的时候,电讯中断,失去联系,指挥不灵,造成极大被动。”
钱正英还说:“板桥、石漫滩水库工程质量比较好,建成后发挥很大效益。但因兴建时水文资料很少,洪水设计成果很不可靠。板桥水库在1972年发生大暴雨后,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曾进行洪水复核,但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和提出相应的措施,所以防洪标准实际上很低。”
钱认为,“75.8”暴雨对治淮工作是一次严格的检验,对全国的水利工作也提出了警告。因此,必须认真地总结正反面的经验,不断提高水利工作的水平。总结治淮25年的教训,对洪水做出充分估计,从气象、历史等特点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各气象台无一预报出那场大暴雨
●驻马店老预报员至今感到内疚和遗憾
对于那场大暴雨,无论是从 中央气象台到河南省气象台再到驻马店地区气象台,均没有一家报出来。时至今日,驻马店市气象局70岁的老预报员孙令喜和汪根元提到那场没有预报出来的暴雨,心情还始终感到内疚和遗憾。
事后,专家对未能较准确预报“75.8”暴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7503”号台风行踪太诡秘,打破了台风在内陆地区大规模释放能量的规律性,使人们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其次,预报人员经验不够丰富,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我国的气象科学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有不少基层气象台站,预报天气还依靠压温湿曲线加看天的陈旧模式进行;再次,观测手段落后,通讯工具陈旧。之后,各级气象预报人员调整预报思路,采用联合攻关的方式,分析当地台风致洪暴雨的成因与防御对策,建立了多种致洪暴雨 天气预报模式。
据河南省气象台孔海江等人提出的观点,2008年河南省很可能出现一次有登陆台风造成的区域性暴雨,因此,河南省今后的防灾任务依旧艰巨。
-暴雨成灾不仅仅是预报问题
●当时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气象人员总结诸多经验
9月16日,在郑州举行的“75.8”暴雨洪水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记者见到了长期从事天气预报和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和科研工作,并曾亲历“75.8”救灾的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原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
李泽椿是事后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气象预报人员。他在回忆当年情景时话语依然沉重,“这段经历让我深感气象工作者的责任重大!”李泽椿在随后的几个月做了许多调查,总结出的不少经验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他说,首先是必须重视气象研究在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气象工作必须增强业务观念,进行完善的管理、长期积累和气象科研;同时,一线的气象人员都应该具有丰富的气象知识。“水灾发生时,郑州有一处气象雷达,但却因停电,没有留下资料。”这件事让李泽椿至今耿耿于怀。他认为,气象、水文、环保、林业、农业各部门最好能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自然环境观测网站,最后把这些资料统一规范管理,为科学服务和应用。
“暴雨成灾,不仅仅是预报的问题。”李泽椿指出,那场灾难中“人祸”的因素同样突出。主要表现在当时水库建设中“重蓄水灌溉,轻河道治理”,在部分水库建设中又搞“多快好省的典范”,违背了科学规律。此外,灾难发生时,社会组织同样存在问题,不知道该如何疏散群众及救灾。因此,各地领导部门要非常重视全社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同时进行科学救灾,并形成良好的科普舆论氛围。
李泽椿还指出,时下和今后的一些新情况值得警惕。“当年化工厂少,大水过后留下的后遗症相对较少,如今有些地方发展化工产业,工厂就建在坝区,一但出事,造成的污染难以估量。这一问题在新奥尔良风灾中已经出现。”他认为一些大化工厂的选址必须经过气象、水利等部门的综合评估。
关于“史丹利复合肥和史丹利工具是什么关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鹊桥柒]投稿,不代表世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iyua.com/cshi/202502-68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世源号的签约作者“鹊桥柒”!
希望本篇文章《史丹利复合肥和史丹利工具是什么关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世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史丹利复合肥和史丹利工具是什么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史丹利复合肥和史丹利工具是什么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